高音區域振動發聲,它再低沉也去不到地鼓的那個特有頻段去振動發聲。
大自然里每種物體發出的聲音都有個固定的特性頻率(或叫頻段)。比方說,老虎的嘯聲可能(先聲明沒測試過,只是打比方而已)在90HZ-1000HZ之間,而其能量最強的音可能在200-300HZ之間,那么
如果音箱的有效頻響從120HZ到16KHZ,這只音箱就不能相對更真實地去表現老虎低嘯聲的真實狀態,聽感味道就變了,若這只音箱的頻響曲線在300-600HZ有一個深達6dB的下陷,那么在重放老虎的聲音
時就更無真實自然感了。
再比如,狗的叫聲可能在800HZ-6KHZ之間,一個音箱雖然頻響從50HZ-18KHZ音箱的頻寬,但其頻響曲線在2K到6KHZ處有一個深達6dB的“深谷”缺陷,在90-120HZ處有一個凸起4dB的“山峰”,那么這只
音箱在重放狗叫聲的時候,咱就大概聽不出是狗的聲音而誤以為是老虎的聲音了,咱僅能從狗那“汪汪汪”的聲音節奏中,去猜那是啥動物的聲音了。
現代流行歌曲是幾件樂器加上人聲同時表演的,以其中的一件樂器——爵士鼓來說,同一時間在不同頻段發出聲音的部件就有地鼓、镲、軍鼓,地鼓的頻響在低音、軍鼓的頻響在中音、而镲的頻響在高
音區。所以音箱曲線的平衡度更為重要,只有平衡的曲線才能更真實完美地還原聲音的本色。因為如果低音區聲音過強,高音中音較弱,地鼓的聲音就會因過份突出而掩蓋了軍鼓和镲的聲音,如果某個
頻段過多(測量時可見曲線凸起“山峰”)就會使某些聲音的能量過強而變怪;如果個別頻段能量過少(測量時可見下陷成“山谷”狀),則會使某些聲音缺聲,凸起的“山峰”和凹下的“山谷”都會改。